據報道:地方融資平臺正經歷著從2009年波峰到2010年波谷的大逆轉。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十分堪憂,防范地方債務風險刻不容緩,否則這些信貸一旦壞賬爆發,將不僅使“地方借錢,中央買單”的局面重演,更可能讓中國整個銀行業體系遭受重創,進而毀掉中國的經濟增長。兩會代表委員對此有諸多討論,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謝某衛更是專門提交了提案《關于規范地方融資平臺的建議》。
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某康測算,目前我國地方融資平臺6萬億負債中有80%都是通過銀行信貸獲得的資金。并且,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期限長,存在“前人借錢、后人還債”的現象。中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認為,許多地方政府近幾年將陸續進入償債高峰期,而受土地出讓金收益下滑和經濟下行的影響,地方政府財稅收入縮減較大,部分不具備自償性的建設項目還款來源難以保證,償債風險擴大。
央行的調研結論還認為,政府投融資平臺總體負債率較高,盈利能力較低,透明度較低,銀行對平臺及地方政府的整體債務水平難以準確評估,信貸資金監管難度較大,政府投融資平臺貸款潛藏著系統性金融風險。這些具有政府背景的“政策性”貸款項目可能產生新的金融風險,并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斑@種情況顯然是要引起重視了,不應該掉以輕心!痹斦坎块L項懷誠表示。
但是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一方面要響應中央號召推進城鎮化建設,一方面要償還歷屆政府積累的負債。特別是縣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融資平臺風險尤為突出!翱h級平臺公司的風險比省級、地市、中央級平臺公司要高幾倍,”一位銀監局人士表示,調查發現,中、西部等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融資50%左右依靠銀行信貸,而有的縣級平臺對銀行的債務比例高達90%,而貸款金額超過地方政府可支配財政收入,最高可達財政收入的二三倍!斑@意味著,即使將當年全部財政收入全都拿來還款,也需要幾年的時間!彼f。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陜西省榆林市2008年可支配財力為70億元,計劃從2009年起的4年內,投資660億元推進以公路、鐵路為主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計劃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35.7億元;地處蘇北的欠發達地區淮安市,2008年市區可支配財政收入有15億,2009-2010兩年市區城建基礎設施投入為243億元;寧夏石嘴山市2008年可支配財政收入為19.98億元,該市2009年確定了110個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466億元……
對地方政府來說,南方某中小銀行高管直言,較為現實的要求是,地方政府自主進行負債總量的平衡,明確自身的融資缺口;控制節奏,保證項目建設資金能夠跟上,而政府梳理債務的目的主要是搞清楚可融資的規模有多大。相關專家呼吁,除規范擔保行為之外,有關部門還應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設定合理的負債率水平,控制地方政府負債總量。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的一份調研報告建議稱,要加強政府財政與債務的透明度,建立與完善政府債務統計報告制度,實現商業銀行對政府債務的規模、結構和完全性進行動態監測和評估,從而為商業銀行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方便商業銀行信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