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影響貿易術語選用的主要因素
(1)國際市場行情。貿易術語也是進出口企業爭取客戶的重要手段;(2)運輸和保險條件。如果有足夠的能力安排運輸事宜,在能爭取最低運費的情況下,爭取采用自行安排和運輸方式相吻合的貿易術語;(3)通關手續。負責通關工作的一方必須對有關國家通關工作的政策規定、手續和費用負擔等事宜詳細了解,如果沒有能力完成此項工作,應盡量選用其他的術語;(4)結算方式。采用托收方式結算時不適合使用DES、DEQ、DDU、DDP等實際交貨術語,CIF、CFR、FOB、FAS等術語可與托收及或信用證結算方式結合使用;(5)運輸貿易國的外匯管制和政府干預。
二、貿易術語的正確應用
(1)考慮到報關、風險與保險、運輸方式、匯率變動等因素,出口方選用國際貿易術語應按CIP—CIF—CPT—CFR—FCA—FAS—FOB的順序進行。因為如果出口方選用CIF、CIP、CFR、CPT貿易術語時,安排運輸和保險事宜由出口商負責,出口商可選擇熟悉的本國船舶裝載、向本國保險公司投保。這樣有利于出口商隨時了解貨物運輸情況,可有效避免騙取出口方貨物的行為發生。
但當運價有上漲趨勢、對海外運輸業務辦理不熟悉、本幣有升值趨勢時,出口商宜選用FOB、FCA、FAS術語。當運價有下跌趨勢、對海外運輸業務熟悉、精于運價及保險費的計算、本幣有貶值趨勢、本國保險費率較低廉時,出口商宜選用CIF、CFR、CPT、CIP術語。
(2)考慮到報關、風險與保險、運輸方式、匯率變動等因素,進口方選用國際貿易術語應按FOB—FAS—FCA—CFR—CPT—CIF —CIP的順序進行,因為如果安排運輸和保險事宜由進口商負責,進口商可以選擇熟悉的本國船舶裝載、向本國保險公司投保。這樣就可隨時了解貨物運輸情況,有效避免承運人和出口方合謀,在運輸途中將貨物倒賣,騙取貨款的行為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