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xdzvd"></form>
    <form id="xdzvd"></form>

      <address id="xdzvd"><listing id="xdzvd"></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dzvd"><form id="xdzvd"></form>

      <noframes id="xdzvd">
      首頁 信用證 貿易術語 | 合同 貨運貨代 外貿單證 | 利用外資 涉外工程 | 法律法規 外貿律師
      反詐騙 風險防范 案例文章 | 融資 海事海商 知識產權 | 境外投資 WTO | 訴訟仲裁 法律咨詢
      站內搜索
      熱詞:詐騙罪 信用證 UCP 電子提單 托付 匯付 FOB 風險防范 WTO 國際貿易
       您現在的位置: 國際貿易法律網 >> 境外投資 >> 境外投資常見法律問題 >> 正文
      論中國海外投資問題的法律缺失與影響(論文)
      信息來源:國際貿易法律網 發布時間:2012-5-9 9:16:19 閱讀次數:次 我要評論
      分享到:

      論中國海外投資問題的法律缺失與影響

      ——兼評海外投資失敗的“三大典型案例”

       內容摘要:中國自實行“走出去”戰略以來,海外投資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資源投資方面更加活躍。然而在這條道路上前行實屬不易,中國企業多次在海外資源投資浪潮中挫敗而歸。本文從中海油、中鋁、中國平安等海外投資失敗案例著手,分析中國海外投資面臨的困難和阻力,尤其是在法律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供國內有關企業予以參考。

        關鍵詞:國際投資法海外投資法律缺失 “走出去”戰略法律對策

        據麥肯錫①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過去20年里全球大型的企業兼并案中取得預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而具體到中國則有67%的海外投資不成功”。業內人士清楚,在這些不成功的海外投資中,其中2005年中海油以185億美元全現金方式竟購美國尤尼科“失敗案”、2008年中鋁以195億美元收購礦業巨頭力拓18%股權“毀約案”和2009年一筆繳納157億美元昂貴學費的“平安——富通案”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追析這“三大典型案例”失敗的原因,固然有諸多因素,但筆者認為,他們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國家海外投資的法律缺失和具體操作者缺乏這方面法律意識有著密切的干系和關聯。對此,本文將重點在這些方面進行一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旨在找出其中的癥結,提出新的思維方略,好讓中國的企業借前車之鑒走好今后的海外投資路,為國家的繁榮強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海外投資“三大典型案例”中折射出的涉法問題

        中海油竟購“失敗案”,中鋁收購“毀約案”,平安出!皢芩浮,之所以被業內專家和學者“冠”之為“三大典型案例”,不僅在于他們敢于代表自己的國家“走出去”到海外“吃大螃蟹”創新路子,而且還在于他們通過海外“探底”,為自己也為國內的同行探明了前進道路上的荊棘和“溝壑”。他們雖然有了失敗的記錄,但失敗是成功之母,尤其是他們在國際投資涉法方面的教訓為更多的成功豎立起了一道很有借鑒意義的“標本警示墻”。

        先說中海油竟購尤尼科(Unocal)案。20054月,美國第九大石油企業且有上百年歷史的尤尼科公司,由于經營不善,連年虧損,被政府批準破產。隨即美國另一家大型石油公司雪弗龍(Chevron)以165億美元的價格向其發出要約予以收購。而這個時候,中國第三大石油企業即中國海上石油和天然氣最大生產商的中海油,也看重了尤尼科現有油田的潛能以及龐大的國際市場,并希望以此完成在美國的“借殼上市”,便緊跟其后以高出對手20億美元的報價予以競購。由于這筆交易關聯到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在中海油競購要約進入審查期間,美國政府直接出面干預,迫使尤尼科最終接受了重新報價的本國雪弗龍公司,使中海油很尷尬的退出了競爭,宣布竟購案“夭折”。分析這起案件,僅從法律角度講,中海油最大的“敗筆”之處就在于缺乏對美國兩部對應法律的研究,一是國會通過的《能源法案》,二是《?松鹆_里奧修正案》。依照這兩個法律,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對中海油竟購尤尼科計劃提出了5條非?量痰膶彶闃藴,即“國內產品為國防所需要標準”、“國內產業滿足國防需要的能力和力量標準”、“外國人對國內產業和商業活動的控制影響到美國滿足國防需要的能力標準”、“將軍工產品、設備、技術銷售給敏感國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影響標準”,以及“涉及技術轉讓影響美國技術領先世界的問題的有關標準”。這5條標準顯然都是人為設置的法律障礙。在中海油與對方多輪的交易談判中,美國方面始終堅持這5條標準不出圈,并認定石油產品為國防所需產品,尤尼科是國防所需產品的供應商,中海油收購尤尼科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這樣一來,中海油竟購尤尼科就不是一般的貿易問題了,而事件的本身已經上升為涉及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的“政治案件”了。所以說,中海油竟購案即使出價再高,這筆交易也是注定失敗無疑。

        再說中鋁收購力拓案。20082月,中鋁公司攜美國鋁業以140.5億美元閃電參股礦業巨頭力拓英國公司12%股權,成為力拓集團的單一最大股東。接著20092月,中鋁又與力拓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投入195億美元,其中約72億美元認購力拓可轉債轉股,使整體持股比例由9.3%增至約18%(其中持有力拓英國公司的股份增至19%,持有力拓澳大利亞公司股份的14.9%)。同時還將提名2位非執行董事進入力拓集團董事會。另約123億美元使中鋁獲得力拓有關鐵礦、銅礦和鋁資產的部分股權,并分別成立合資公司,中鋁將依據投資比例取得相應的董事會席位?梢哉f,這項交易是我國在金融危機中對異國優質而廉價資產的一次 “抄底投資”大動作。但這項曾有希望創造中國最大海外并購案的投資計劃,卻最終也以力拓公司單方毀約而“雞飛蛋打”。其實,從這起案件中折射出的法律問題也很明了。一般情況下,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有三種風險,即商業風險(包括決策失誤、經營虧損等風險)、一般法律風險(包括會遭遇的公司法、證券法等東道國法律風險)以及特殊法律風險。僅僅存在前兩種風險,不足以使中鋁望而卻步,額外法律風險也就是人為設置的風險則是此次并購擱淺的關鍵。雖然雙方在董事會席位上的爭議是最終導致收購失敗的直接原因,但澳大利亞當局審查時間的推遲直接導致約定交易時間的推遲。而這期間,力拓股價不斷上漲,談判形勢隨之逆轉。因此有學者將此次失敗與2005年中海油收購美國尤尼科案相比較,猜測澳大利亞政府可能是出于各種現實因素的考慮,不敢選擇像美國政府當年那樣直接施壓的方式阻止中國企業投資,而是讓監管部門與企業達成某種交易,再通過人為設置法律障礙來拖延成交,待經濟形勢好轉之后,再過河拆橋,由當事公司直接拒絕中鋁的投資計劃。這一系列的行動可以說都是事前預謀好的“圈套”,而中鋁收購力拓正好誤入這個“圈套”,進入了東道國人為設置的額外法律風險區。這說明中鋁也是失敗在法律問題上面了。

        三說“平安——富通案”!案煌ā笔且患乙越洜I銀行及保險業務為主的國際金融服務提供商,在歐洲排名20位,鼎盛時期擁有總資產900多億歐元和486億歐元的市值。自20074月起因次級債務問題連續下跌到崩潰邊緣。而這個時候,中國平安正欲于尋求機會與國際保險業接軌,同年11月就以18.1億歐元購入了荷蘭/比利時富通集團的9501萬股股份(占富通集團總股本的4.18%),成為富通集團單一的第一大股東。隨后又將股權增持至4.99%以及在次年同比例參與富通增發,累計投入資金高達238億歐元。隨后,富通集團在強行并購荷蘭銀行和金融危機蔓延的雙重打擊下轟然倒塌。200810月,荷蘭政府斥資168億歐元收購原荷蘭銀行在內的原富通全部在荷業務,同月5日,比利時政府又與巴黎銀行達成一項股權互換協議,使得富通在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業務被完全剝離。這種情況下,平安被迫宣布157億歐元的虧損計提,放棄了成立合資資產管理公司的初衷。這個案例存在兩個法律質疑:一是比利時和荷蘭兩國政府的征收行為違反了其本國的法律,他們既沒有征求富通集團股東的意見,也沒有取得富通集團董事會的正式授權,從頭到尾都是兩國政府一手包辦,只是在交易完成之后才脅迫富通董事會簽的字。顯然,富通重組事件已經超出了純粹商業交易的范圍;二是中國平安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以保險為主,銀行業務雖然有利潤,但占整體利潤的比重有限,資產管理更是全新的業務,投資富通集團及富通投資管理公司雖可以獲得投資收益和技術,但中國平安的這次大動作卻是一次在對方東道國行為違法基礎之上又缺乏法律保護意識的“滑鐵盧”②行動,是在金融危機還沒有消退的情況下的一次盲目而錯誤的海外擴張行動。而這樣的行動本身就沒有勝算把握,所以中國平安的失敗也是自然的事。

        “三大典型案例”對中國海外投資產生的巨大影響力

        “三大典型案例”的發生,如果純粹說經濟,真可為損失慘重,令人痛心。但要尋找其積極意義,它對已涉足或擬涉足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來說,都不失之為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人們既可以總結其經驗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幫助,又可以吸取其教訓避免少走許多的彎路。同時,這“三大典型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又相應地觸動了國家的神經末梢,促使政府的重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由此充分說明“三大典型案例”對中國海外投資仍然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從國家層面講,政府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一是把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作為一項國策,進一步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制定了新形勢下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政策措施,出臺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對外承包工程資格管理辦法》等配套法規。二是加強宏觀規劃指導,落實各項支持政策。編制《對外投資合作“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重點國別和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并與有關國家商簽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定期發布《對外投資國別產業導向目錄》、《對外承包工程國別產業導向目錄》等指導性文件;完善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鼓勵金融機構為合作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三是開展服務促進工作,提供境外權益保障。增強公共服務職能和政策信息透明度,發布《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國別投資經營障礙報告》,完善對外投資合作信息服務系統。加強政府間溝通合作,商簽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自貿區協定和政府間基礎設施及勞務合作協議。引導企業在中資企業相對集中的國別和地區組建境外中資企業商會,提高行業自律水平。建設境外安全保障體系,制定下發《境外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安全管理規定》,建立對外投資合作境外安全風險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據《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2010》和《對外投資合作指南》,中國已與130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同時正在著手修訂上世紀所締結的保護協定。

        ——從主體層面講,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熱情更加高漲。以中國的能源企業為例,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本體認真汲取2005年中海油收購美國尤尼科公司未果之教訓,中石化于20097月以72.3億美元收購Addax 、中石油入股新加坡石油公司以及中石油收購挪威鉆井公司。同月,中石油和中海油又談判聯合收購西班牙石油巨頭Respol YPF在阿根廷的子公司YPF SA的股份,金額高達170億美元。中石油還有意圖購買委內瑞拉奧利諾科公司(Ori2noco)擁有的油田。中國石油企業還通過當地政府在一些國家直接獲得勘探和采油權,比如尼日利亞、伊朗、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蘇丹等地。同時促使中國政府也相繼與俄羅斯、巴西、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等國簽署了貸款換石油協議,貸款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隨后中國的煤炭企業也開始涉足海外投資。兗州煤業以32億美元于200912月收購了澳大利亞煤炭企業Felix Resources。金融危機爆發后10個月之內,中國企業發出了總額500億美元的503000萬美元的大型并購要約,其中2/3 集中在礦業和能源領域。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一系列大的動作,充分表明自2008 年以來,中資企業對海外投資的熱潮并沒有因“三大典型案例”而退減,反而大有燎原之勢。2009年,中國公司海外收購僅次于德國,總額達218億美元。目前,中國已發展成為列英國、美國、日本之后,第四大受歡迎的投資國家! 

        ——從法律層面講,國家立法的步伐進一步加快。(1)根據我國海外投資的發展情況,加快了制定《海外直接投資法》的步伐。這部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其中內容包括:對海外直接投資的原則、海外直接投資管理制度、海外直接投資主體范圍和投資形式、海外投資的法律責任規定,以此形成了一個以海外直接投資基本法為主體,各種單行法律和機關配套為輔的調整我國海外直接投資的法律體系。(2)成立專門的管理境外投資的機構。由商務部牽頭,以國家外匯管理局、國有資產管理局、國家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部委共同派員組建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管理委員會,在宏觀上對海外直接投資進行協調、規劃,徹底扭轉了以前各個部門彼此之間缺乏協調、權責界限不清的局面。(3)進一步完善海外投資企業的監管機制。嚴格規定海外投資企業的風險投資限額和投資資格的評估制度;強化對海外企業的后續管理,加強稅收、外匯、財務制度的監督;對國有資產的海外投資項目采取投資責任主體制度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度,即“誰投資,誰負責”原則;同時,把民間投資主體的海外企業納入政府監管范圍,接受政府部門的審批或備案,防止資產的境外流失。(4)建立海外直接投資保險制度。這項制度重點對合格投資者、合格投資、承保險別、合格東道國和代位權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尤其是對合格東道國不應局限于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覆蓋到與我國有投資往來的發達國家。而且對投保范圍、投資本身的性質、保險金額、保險費等內容也做出適合我國海外直接投資特點的規定,使其既符合國際慣例,又適合我國國情。

        ——從效果層面講,涉外投資步伐加快,效益更加顯著。一是增長速度日益加快,總體規模不斷擴大。20062009年,對外直接投資從211.6億美元增至565.3億美元,年均增速38.8%,4年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額1601.1億美元,截至2009年底存量達2457.5億美元,位于全球第15位、發展中國家/地區第3位,廣泛分布在全球177個國家和地區,1.3萬家境外企業海外資產總額累計1.1萬億美元,已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資本輸出國。二是方式日趨多樣,領域日益拓展。對外投資合作由單個項目建設逐步向區域化、集群式模式發展,一批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初具雛形。20062009年間,非金融類跨國并購投資額年均增長35.7%,2009年并購投資占當年對外投資總額的40.4%。對外承包工程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以投融資為先導的特許經營方式逐漸增多。三是水平不斷提升,主體實力繼續增強。對外承包工程中石化、軌道交通、電力和電子通訊等領域項目比例已升至新簽合同額的六成左右,帶動出口和利潤水平進一步提升,上億美元項目數從2006年的94個增加到2009年的240個,最大項目合同額增至75億美元,2009年有34家中國企業入選世界500強,54家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進入世界225家國際承包商行列,完成海外工程營業總額占225強海外營業總額13.2%,首次躍居首位。

        中國海外投資戰略的發展仍有許多難以逾越的障礙

        國際投資最注重國家主權利益,從“三大典型案例”中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中海油競購尤尼科為什么失?就是因為這筆交易觸及了美國的主權利益。中鋁收購力拓為什么不成功?也是因為這筆交易觸及了澳大利亞國家的主權利益。中國平安投資富通為什么最終夭折?同樣是因為這筆交易觸及了荷蘭和比利時兩個國家的主權利益。由此可見,國家主權利益在國際投資領域應該是第一道很難逾越的障礙。

        國際投資法中的“國家主權原則”其實講的就是國家主權利益。而國家主權利益本身也包含著國家的經濟主權利益,而經濟主權利益又可以體現為資源主權利益,即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自然資源享有占有、使用、處分的權力。在體現經濟主權的對外國投資準入和規制的相關制度中,資源業的準入門檻為最高,規制為最嚴。特別是資源主權中對能源的主權,一直被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大國作為立國之本。有很多發展中國家不開放能源領域,以便為后代留下能源財富。有的發展中國家雖然開放,但是有嚴格的審批制度。有的發展中國家規定海外企業介入能源領域只能采取合資的方式,而投資東道國方面只用授予勘探權和開采權入股。中國現在需要大量獲得資源,而非固守中國自己的資源。走出國門投資海外資源企業,或自己獲得海外資源勘探開發權,這樣就很容易被東道國誤解為侵犯了他們的經濟主權利益或者是資源主權利益。因而其東道國必然要采取相應的手段或者極端的措施予以抵制或阻撓,這是毫無疑問的。

        而第二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就是法律障礙。從中國海外資源投資失敗的“三大典型案例”中不難看出,東道國對于外資進入該國關系經濟民生發展領域有著高度的警覺性,尤其是在此次金融海嘯中,一些東道國一再以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為由,一再提高涉入該國資源產業的審查門檻,將中國企業擋在門外。就中國而言,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資源處于領跑的位置,因而對海外投資,資源當然也充當著領跑者的角色。不過,中國對國內資源業的外資準入也建立有嚴格的審批制度,對其投資項目、經營形式等方面也有很多限制,如《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第6條就是對于限制類外商投資項目情形的規定。然而對海外資源投資的立法卻顯得非常蒼白,目前國內尚未有一部統一完整的海外投資法律法規,F有關于海外投資的立法主要有:1981年,原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關于在國外開設合營企業的暫行規定》;1989年,財政部、原對外經濟貿易部、中國銀行發布的《境外貿易、金融、保險企業財務管理暫行辦法》;1995 年財政部頒布的《境外投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1996 年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2009 年《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等。而這些法規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系統性和穩定性,很不利于海外投資企業的把握和遵循,也不利于國家的監管和保護。同時現今國內也沒有成文法意義上的《海外投資保險法》,使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心存疑慮。他們即便走出國門進行投資,當失敗后其利益又得不到救濟,也會自然放慢發展腳步。

        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容易遇到的第三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就是投資主體或投資策略方面的障礙。作為海外資源投資主體的大型國有企業,雖然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作墊底,但他們要到海外投資或者在海外進行資源收購,其意圖卻很容易被東道國誤解,把他們的行為與國家行為聯系在一起,使東道國產生逆反心理,給他們在海外的投資行為造成梗阻。以石油資源為例,從1998年開始,中國對石油產業實行了國家壟斷性經營,把石油業在國內和國外的經營權通過特許的方式授給中國三大石油公司。而民營企業根本不可能涉足石油資源領域,既是到海外去投資異國石油資源也是困難重重;诖,國家就應該在保障大型國有企業主體地位的同時,加大力度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和中等規模的國有企業進入該領域。同時,中國到海外進行資源投資千萬要有策略!昂M獬住敝荒茱@露出中國對資源急迫的需求心理!叭蟮湫桶咐钡氖【褪翘惫,而且具體的操作也缺乏嚴密的科學性。另外,在一些海外投資企業中還存在有“兩本賬”現象,對外賬目供東道國審查,對內賬目真實記錄公司營運情況。這樣做雖然避開了當地的一些關稅,卻冒犯了東道國的法律制度,為中資企業在海外又多設置了一道人為屏障。

        第四道難以逾越的障礙就是投資環境與政治風險方面的障礙。先是環境障礙。21世紀,環境問題世界關注。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資源投資,必然面臨國際環境法和國內環境保護法的重大挑戰。各種國際環境保護團體、東道國的環境保護政府機構和環境保護組織、當地民眾等都對外國投資對環境的影響非常關注,甚至上升到生存權和人權的高度。在這方面,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已經發生過了多起環境保護沖突,給中國的海外投資造成了極壞影響。一些發達國家甚至把中國投資者稱為新殖民主義,借機挑撥中國與一些非洲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并有意拿環境保護問題給中國企業進行海外資源投資制造麻煩。同時,從資源開發的物理現象上說,礦藏資源的開發要對原有地貌和自然生態進行改造,就有可能產生地質災害,甚至造成環境污染;油氣資源的開發卻伴隨著井噴或火災事故發生的風險、原油泄漏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原生態的破壞,這些都極容易導致東道國或者國際人權和環境保護團體的干預。其次是政治障礙。中國海外有很多項目,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項目以及鐵礦項目大都集中在非洲國家,而這些國家經濟落后,民眾貧苦,政治動蕩,使中國企業時常面臨危險,企業員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比如蘇丹國。這個被西方國家評估為最失敗的國家和世界上最動蕩的國家,由于中石油的投資使得這個國家出現繁榮。但中石油在蘇丹合資企業的員工卻不時遭到綁架。2008 10月就有9名工程師和工人被綁架,其中4人遇害。中國石油企業在尼日爾、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尼日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也有類似風險。

        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海外投資法律對策的思考與建議

        鑒于“三大典型案例”的深刻教訓以及“三大典型案例”所反映出來的法律問題,筆者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對策和方略提出如下建議或者是想法。

        第一, 必須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涉外法律法規,使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有法可遵,有規可循。目前,我們國家最缺乏的就是有一整套比較完善的與國際接軌法律法規制度。金融危機過后,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明顯加快,調整、規范我國海外投資的法規和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充分考慮西方發達國家,非洲資源國家、政治動蕩國家等國外一切影響我國進行海外投資發展的不利因素,同時也要借鑒涉足國家的法律實際,并考慮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社會制度、文化傳統的差異,使我國對外投資的法律法規更具有前瞻性和國際適用性。比如說,在法律中如何體現國家主權原則、經濟主權原則、資源主權原則等都要重新做出明確的界定。如果繼續固守原有的經濟主權和資源主權立場,顯然有悖于中國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而且還會危及海外投資的安全和穩定。中國最高層領導人最近屢屢在一些國際場合強調“投資自由化”,其實就是中國今后在對外投資領域基本立場變化的實際反映。而制定國家涉外法規也要應對這一變化,這樣才能夠更切合國際實際,促進我國涉外投資的健康發展。

        第二,必須進一步健全鼓勵性政策和措施,扶持、促進海外投資的發展。我國現有的政策法規在貸款、外匯收益、所得稅及關稅等方面,已經有一些優惠措施,但還不盡完善,仍需在這幾個方面再做些工作:1、設立一個專門的政府機構或委托學術團體加強對世界各國、特別是中國有投資國家的相關法律、行政程序、資源狀況以及市場行情特色及投資行為進行研究論證,為投資者提供信息咨詢和技術服務,以確保國家和投資企業決策的科學正確,盡量不走彎路。2、完善海外投資保險機制。近些年,我國在海外的投資重點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的法制建設和投資環境相對而言比較差,有些國家時有武裝沖突和暴亂的發生,這對海外投資者來說時刻都有意外的威脅和意外的損失。因此很需要以國家海外投資保險機制為后盾作保護。而我國家現有的海外保險,主要是維護國有資產的利益,對私營企業和個人安危還有待進一步的傾斜和強化。3、加大信貸和稅收扶持力度。中國企業對海外投資,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境外投資企業的規模小,競爭力低下,因此必須要在這方面為其提供更多更優惠的信貸和資金支持,同時給予更多更優惠的稅收特別是所得稅方面的扶持,幫助企業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4、要扶持和鼓勵大型企業走集成商的道路,聯合一批具有資產經營能力、實業投資能力、產品梯度轉移能力、工程承包及項目承接能力的實力企業,將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資本集成起來,組建若干個綜合實力雄厚、品牌優勢明顯的“走出去”的國際集成商,以大企業集團或綜合商社等形式進入國際市場,展示中國企業進軍海外的實力和氣魄。

        第三,必須進一步加強對海外投資企業的監督與指導。我國海外投資的主體是大中型國有企業,而國家作為所有權主體必須對國有資產的海外投資加強監督管理,這是保證國家利益的關鍵所在。另外,國家作為社會管理者,還要考慮海外投資對國家外匯平衡及財政收入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強化對海外投資的外匯管理和納稅監督也必須跟上。國家有關部門要定期或適時頒布一些指導性文件,對海外投資給予引導,以幫助企業正確決策。比如說在投資領域的選擇上,在對海外投資區位的分布上,都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同時要加速中國跨國公司的建設步伐,要授予國有大公司、大企業集團資金、資產、資源的經營自主權,包括外貿經營權、對外投資權、海外融資權等,通過這一系列經營自主權的下放,積極推動和扶持具有比較優勢的、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整體利益的跨國經營。另外還要強化人才培養,連綿不斷的為海外投資企業輸送具有戰略頭腦,懂現代企業管理、懂國際營銷的跨國“經理階層”的高端人才,推進國家海外投資整體水平向國際一流提升。

        第四,必須進一步應對投資東道國的政治動蕩帶來的法律風險。就目前而言,我國在海外投資已達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國企業采取的投資方式大都是西方式的收購參股或并購參股的投資。而這種投資,無論是否在政治動蕩的敏感地區,出了問題都可以用現有的關于國際投資的法律框架模式加以解決,因此法律風險比較小。但是如果是在國家政府背景下達成的國家契約方式的投資,一旦出了問題其法律風險就“天般”大的了,再指望這種模式解決問題恐怕難以應對,這就需要通過國家出面打“外交仗”了。國家出面解決問題而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國內法。而且中國和這些國家又有傳統的友好關系,其外交途徑解決的渠道比較暢通。這也是中國企業能夠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投資發展的原因所在。但是一旦這些國家的政局發生變化,比如反政府武裝奪取政權或者出現親西方政權,其法律風險更不可低估。所以說,中國政府要在這方面必須成為海外投資企業抵御東道國政治風險的堅強后盾。在這方面不僅要進一步完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體系,為海外投資企業營造良好的國際經營環境,而且要進一步強化與投資東道國的友好關系,為海外投資企業爭取更多的締約國待遇和法律救濟。在關鍵的時候還要為海外投資企業提供強有力的外交保護,切切實實地保護好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合法權益和其它正常的一切利益。這樣,中國在海外投資的企業就會“放一百個心”的在異國他鄉為祖國為人民“撈外快”“掙大錢”做更大的貢獻。

        注釋:

       、冫溈襄a公司是由James OMcKensey1926年創建的,現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在44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84間分公司或辦事處。麥肯錫目前擁有9000多名咨詢人員,分別來自78個國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學府的高等學位。

       、诨F盧是距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以南20公里的一個小鎮。1815年,在這個鎮,拿破侖率領法軍與英國、普魯士聯軍展開激戰,法軍慘敗。隨后,拿破侖以退位結束了其政治生涯;F盧被用來比喻慘痛的失敗。

        參考文獻:

        [1]王鐵崖:《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呂丹:《海外投資“法內行”》,摘自《首席財務官》2009年第8期。

        [3]何力:《中國海外資源投資的法律問題及對策》,摘自《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02月第12卷第1期。

        [4]中國企業海外礦產資源的投資情況簡匯。

        [5]余勁松:《國際投資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6]徐冰川:尤尼科并購案顯現美國國內政治潛規則。

        [7] 德里克.希瑟斯(Derek Scissors):盤點中國海外投資。

        [8] 陶景洲: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法律應先行。

        [9] 張謙:關于中資企業海外并購的戰略思考。

        [10]中國貿易網商務部負責人:中國走出去戰略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作者簡介:張媛媛,女,19898月出生,中共黨員,外交學院國際法專業2010級研究生。經常在《求是》理論網、人民網理論頻道等中央網站和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

      相關文章:
      ·境外投資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12-5-9)
      網友評論:
      數據載入中,請稍后……
      本欄目熱點圖片
      返回首頁 回到頂部
      本站推薦
      排行榜
      站外搜索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在線投稿 | 使用幫助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本站所載文章僅供參考,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貿易法律網 版權所有
      法律咨詢電話:13315171023 QQ:1215545143
      郵箱:jiaqingkun@126.com 技術支持:眾旺互聯 
      国产精品一线AV导航
        <form id="xdzvd"></form>
        <form id="xdzvd"></form>

          <address id="xdzvd"><listing id="xdzvd"></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dzvd"><form id="xdzvd"></form>

          <noframes id="xdz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