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政體,采取的是民主共和制。我們似乎看到美國人總在忙于投票選舉,以此來選出其利益的代表者作為國家公職人員。那么,官方制定的公共政策就應該能反映出廣大選民的要求,貿易政策也不例外。然而,參加競選的候選人與選舉人及選舉集團之間也可以互相利用,通過討價還價達成某種交易,所以從現實來看,美國的公共政策并非體現廣大選民的利益,貿易政策亦是如此。從而,這也印證了列寧所說的民主共和制不過是資本主義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殼而已。而不管美國外貿政策怎么改變,eBay還是迅速的在全球流行,引領了一種新型的貿易模式。
美國自1984年起就確定了不對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反補貼法。這樣的做法在美司法訴訟中已被確認為判例。然而,自2006年11月對中國銅版紙發起了首宗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以來,美國持續打破了這一慣例,至今對中國發起20余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同樣的,歐盟自1979年對華發起第一起反傾銷調查至今30余年里,有140余起,是對華反傾銷最多的WTO成員之一,美國是對中國雙反最多的國家之一。這樣的調查對我國的出口型企業尤其對出口型的民營企業打擊重大,“雙反調查”儼然已經成為美國對華產品頻繁使用的一種貿易保護手段。
面對美國和歐盟的重重貿易限制,我國政府、商會也在積極尋求出路。業內專家于此間分析指出,政府對紡織行業的外貿政策指導應當分為短期和長期兩部分,從短期來看,如何積極應對美國和歐盟擬采取的特保措施,避免國內紡織企業的惡性競爭是當務之急,而這其中,行業自律是一項重要措施;從長期來看,則應當從治本入手,扶持品牌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遏制住我國出口紡織品量增價跌的勢頭,提升紡織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因此,規范無序競爭,推行行業自律;扶持品牌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應該是近期我國紡織品外貿政策的兩大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