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xdzvd"></form>
    <form id="xdzvd"></form>

      <address id="xdzvd"><listing id="xdzvd"></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dzvd"><form id="xdzvd"></form>

      <noframes id="xdzvd">
      首頁 信用證 貿易術語 | 合同 貨運貨代 外貿單證 | 利用外資 涉外工程 | 法律法規 外貿律師
      反詐騙 風險防范 案例文章 | 融資 海事海商 知識產權 | 境外投資 WTO | 訴訟仲裁 法律咨詢
      站內搜索
      熱詞:詐騙罪 信用證 UCP600 國際貿易 WTO 風險防范 FOB 匯付 電子提單 DDP 石家莊化工騙子 反詐騙 反補貼 國際貿易術語 貿易術語 DDU FCA 托付
       您現在的位置: 國際貿易法律網 >> 貨運貨代 >> 貨運貨代常見法律問題 >> 正文
      商檢條款的內容及注意事項
      信息來源:國際貿易法律網 發布時間:2014/11/5 22:51:33 閱讀次數:次 我要評論
      分享到:

       

       

       

        商檢條款是指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通常訂有有關商品檢驗的條件和內容。貨物在什么時間和地點進行檢驗,關系到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也涉及到國際貿易慣例和法律規定。

        商檢條款的主要內容

        商檢條款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1)關于商檢權問題,商檢權關系到買賣雙方由那方決定商品品質、數量或包裝是否符合合同的問題。在國際貿易中,對商檢權一般有下列三種不同的規定方法:

        以離岸品質、重量為準。在此種條款下,買方在貨物到達后原則上不能對貨物的品質和數量提出異議。這種做法對賣方比較有利。

        以到岸品質、重量為準。在此種條款下,買方可以根據目的港檢驗機構簽發的商檢證書向賣方提出品質、數量方面的異議。這種做法顯然對買方有利。

        以裝運港的檢驗證書作為議付貸款的依據,但在貨到目的港后允許買方有復驗權。

        如復驗后發現貨物的品質、數量與合同不符,買主可根據交驗的結果向賣方提出索賠。這種做法比較公平合理,兼顧到買賣雙方的利益,在國際貿易中使用比較普遍。

       。2)關于商檢機構,在國際貿易中,進行商品檢驗的機構主要有以下三類:其一,是由國家設立的商品檢驗機構,在我國就是中國商品檢驗局;其二,是由私人或同業公會、協會開設的公證行;其三,是生產、制造廠商或產品的使用部門設立的檢驗機構。

       。3)關于商檢的期限,商檢的時間一般就是品質、數量索賠的期限。在檢驗條款中通常都規定,買方必須于貨物到達目的港后若干天內(如60天內)進行檢驗;蛞幎ㄙI方應于貨物在目的港卸貨后若干天內進行檢驗,如果超過規定的期限不進行檢驗,買方就失去檢驗的權利等。

       。4)關于商檢的標準和方法,各國對同一商品規定的品質標準不完全一致,而且每個國家的標準(包括各同業公會的標準)各年的版本又有可能不同,內容也有差異,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如按標準確定商品的品質,不僅要規定是按哪個國家的標準,而且還需規定是按照哪個版本的標準。有些商品,在檢驗時常因所采用的檢驗方法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結果。所以在簽訂合同時,對于可能有幾種檢驗方法檢驗的商品,應明確采用哪一種。

        商檢條款的內容分類

        按照商檢條款的內容,一般分為兩大類:

        一是檢驗索賠條款,是對檢驗權、檢驗時間及期限、檢驗地點、檢驗機構、檢驗方法和費用以及檢驗證明文件的效力等的具體規定,這是檢驗、復驗、仲裁及索賠的依據;

        二是檢驗具體條款,是對有關商品的規格、品質、等級、數量、包裝的要求。

        在《銷售合同條約》中。對貨物的檢驗作了如下規定:買方必須在按實際情況可行的最短時間內檢驗貨物或由他人檢驗貨物,如果合同涉及到貨物運輸。檢驗可推遲到貨物到達目的地后進行。

        根據商品的特征和性能,商檢可分為品質檢驗、數量重量檢驗、安全性能檢驗、包裝檢驗、獸醫衛生檢驗以及動植物檢疫等。

        在實施商檢前,首先要由買賣合同的當事人向商檢機構申請對進出口商品進行檢驗、鑒定,這一手續稱為“報檢”,報檢又可分為出口商品報檢和進口商品報檢。

        凡列入“種類表”的出口商品,以及按照合同要求、輸入國法律規定、出口管理部門要求進行商檢的商品。都應列入出口商品報檢范圍。進口商品報檢,是指列入“種類表”的商品在到貨后由接貨單位向商檢機構報檢,發現商品檢驗指標與合同不符的。需向有關責任者提出索賠的,應在合同規定的索賠期限內向商檢機構提出復驗、出證。

        對尚未成交的出口商品,或者已成交尚未裝運的商品,經營單位可提前向商檢機構申請檢驗,稱為出口預檢;另外,商檢機構派員到商品產地或加工、包裝點對出口商品進行檢驗。稱為產地檢驗,也屬于預檢。對已簽發預檢合格單證的出口商品,出口前經營單位向原檢驗的商檢機構申請換證。商檢機構對該批商品進行查驗,稱為出El查驗。經產地檢驗合格,在申請出口換證時。也需要由口岸商檢機構查驗,稱為口岸查驗。

        商檢條款的作用

        
      商品檢驗條款的內容及注意事項

          商品檢驗條款同其他條款一樣,也是重要的交易條件之一,它關系到貿易的成敗及經濟利益的得失,出口商品能否保證符合訂貨的質量要求,進口商品發現質量問題時能否對外索賠,都與貿易合同中的商檢條款密切相關,因此在簽訂貿易合同時,必須謹慎、認真、細致地訂好合同中的商檢條款。

        商檢條款的注意事項

        在訂立商檢條款時,應注意:

       。ㄒ唬┍仨毭鞔_規定檢驗的時間、地點、檢驗的機構和出具何種證書。

       。ǘ┍仨毷股虣z條款與合同中的品質條款、數量條款、包裝條款等相互銜接,以防由于某一條款訂得過于苛刻或過于繁瑣以致事后無法出具商檢證書,或因所出證書不符而難以議付。

       。ㄈ┍仨毭鞔_復驗期限和復驗地點。在買方有復驗權的情況下,復驗期限實際上就是索賠的期限。只有在此期限內,由賣方同意的商檢機構出具的證書,才能作為有效的索賠依據。至于復驗期的長短,應視商品特性和港口情況加以確定。通常,一般貨物的復驗期為貨到目的地后30~45天;機器設備一般為60天或60天以上;對訂有質量保證期限的商品可長達1年或1年以上。除買賣雙方有規定之外,復驗地點一般應在貨物到達目的地。目前,我國在進出口合同中,一般都是以目的港作為買方的復驗地點。

       。ㄋ模┍仨毭鞔_檢驗方法和檢驗標準。同一種商品,采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和標準,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因此,必須事先在合同條款中載明一種標準和方法對商品進行檢驗,而不能列上“某種或某幾種”標準和方法的字樣,以免事后發生爭議。假如在合同中未作規定或規定不明確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條例實施細則》(1984年6月1日頒布)第二章第14條規定,對于進口商品則應“按照生產國標準,國際通用標準或我國的標準檢驗。國家另有規定的,按有關規定辦理”;對于出口商品,根據上述細則第三章第21條規定,則應“按照國家商檢局統一核定的標準和有關規定進行檢驗。國家另有規定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ㄎ澹┎荒茉试S外商派人到我國內來監督檢查或代表買方或賣方執行檢驗鑒定工作。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3.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數據載入中,請稍后……
      本欄目熱點圖片
      返回首頁 回到頂部
      本站推薦
      排行榜
      站外搜索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在線投稿 | 使用幫助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本站所載文章僅供參考,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貿易法律網 版權所有
      法律咨詢電話:13315171023 QQ:1215545143
      郵箱:jiaqingkun@126.com 技術支持:眾旺互聯 
      国产精品一线AV导航
        <form id="xdzvd"></form>
        <form id="xdzvd"></form>

          <address id="xdzvd"><listing id="xdzvd"></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dzvd"><form id="xdzvd"></form>

          <noframes id="xdzvd">